任作民,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湖南特委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等。革命工作中不幸两次入狱,临难不苟,为党工作二十年如一日,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陈云曾为其题词:“任作民同志于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四十年代初在延安,都曾与我共事过一个短时间,他是我党建党初期的老党员,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
任作民烈士简介(1899-1942)
任作民,1899年农历9月27日生于湖南湘阴县塾坊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
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进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1月由罗亦农、刘少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2月到赤塔,参与领导苏联境内的中国工人运动。担任工人报《工人之路》的主编,从1923年至1925年4月,均是在远东参加职工运动,任省工联中国工人部部长。
1925年4月回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兼会计。1927年4月,担任陈独秀办公室的领导工作(相当于办公室主任)。
1927年8月,担任中共河南新省委宣传部部长。
1928年4月在河南开封被捕,受过反动军阀的严刑拷打后,判处徒刑一年,于1930年1月期满后出狱。
出狱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32年10月,党派他到济南建立山东省委,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1933年2月在山东济南被捕,经过当地国民党省党部刑讯后,押往山东高等法院,先后共被刑讯十余次,至1934年6月始宣布判处徒刑七年。
1937年10月经过中共代表与当局交涉后得以释放,11月即被派往长沙参加中共湖南省委工作。先后任中共湖南特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长兼长沙市委书记。
1939年11月奉中共中央命离湘赴延,1940年3月即入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10月被调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工作。
1942年2月20日因患急性肺水肿病故于边区医院。终年43岁。
革命工作中两次被捕
第一次被捕于开封
1925年4月,任作民奉命调回上海,分配在党中央秘书处担任秘书兼会计工作。1927年1月赴武汉筹划党中央机关搬迁工作,任总书记办公室负责人,是党的五大的主要工作人员之一。1927年7月,宁汉合流,“七一五”国民党彻底叛变。任作民于1927年9月被党中央派往河南开封任河南省委宣传部长,与省委书记周以栗一道,积极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迅速地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河南各级党组织。
1928年春,河南军阀加紧了对革命力量的镇压,国民党特务到处捕人杀人,设在开封的河南省委秘密机关因叛徒告密遭到敌人破坏。4月15日,任作民和省委书记周以栗及省委秘书长赵天明在这一天先后被捕,被押至国民党驻河南司令部的军法处。由于敌人搜到的材料都是省委文件,判断他们3人一定是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因此极为重视,准备以此为突破口,企图将中共河南全省的地下党组织一网打尽。在敌人多次的严刑拷打和审讯中,他们3人几次昏死过去,但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没有透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出革命者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最终敌人因没有掌握能够证明他身份的证据,半个月后,只好将他和周以栗等押至开封第一监狱监禁起来。
任作民等人一来到监狱,监狱长就凶神恶煞地宣布:你们是政治犯,入监后一律不准看书、不准放风、不准接见、不准和别的犯人说话,并不顾他们伤势的严重程度,全都给钉上一副大铁镣。国民党反动派的酷刑,可以摧残革命者的体肤,却丝毫不能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团结革命同志,保持革命气节,打击叛徒特务的破坏活动。他的身体稍稍得到恢复,便开始考虑怎样组织难友们开展狱中斗争。为了保护周以栗,任作民主动承担起领导狱中秘密党支部的工作,成为狱中党的总负责人。狱中秘密党支部领导难友们开展了革命气节和信念的教育,他组织几个同志创作了一首《同志愈挫志愈坚歌》,教给大家唱,来激励和增强大家的斗争信心。
1929年5月爆发了蒋冯战争,统治河南的军阀冯玉祥被蒋介石打败。这时,南京政府组织了一个政治犯清理委员会,准备对开封在押政治犯进行清理。党组织根据这一情况,展开了积极的活动和营救工作。1930年1月,任作民、周以栗、赵天明等150多名共产党员,在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时任河南省政府主任秘书兼代理民政厅厅长南汉宸的营救下很快被释放出狱,随即取道海州乘船去党中央所在地上海。当任作民和周以栗来到党中央报到时,中央组织部长周恩来和秘书长李立三等领导同志都对他俩表示慰问。他们听取了任作民、周以栗关于狱中斗争的汇报,看了他俩身上的斑斑伤痕,均赞叹不已。那时,任作民的堂弟任弼时也刚刚被党中央从上海租界的巡捕房中营救出来,任弼时在巡捕房中遭受了电刑的折磨,后背上被烧出了两个拳头大的窟窿。中央的同志们对任家兄弟倍加称赞,说他们都是钢筋铁骨铸就的硬汉子。
在山东不幸第二次被捕
1932年10月,任作民被派往山东济南成立山东省委,担任省委书记。省委成立不久,陈衡舟去上海参加共青团中央会议,在旅馆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接着叛变,由叛徒王天生带回济南,给中共山东省委带来了严重破坏。
1933年2月27日上午,任作民从南关顺城墙到东关联升街11号董炎家给省委办的短期训练班作报告,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特务逮捕。在同一天,被捕的还有省委其他负责人及参加训练班的党团员20多人。随后,任作民等被送进了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面对敌人的诱供、套供,他不予理睬,坚不吐实,并咬定自己叫王敬功,河南信阳人,去高密路过这里;敌人多次施以酷刑,他坚贞不屈,决心以死和敌人硬拼。
1933年3月6日,他被押送到济南市西关地方法院看守所。这个看守所对政治犯看管极严,规定凡是政治犯,只能早起整队散步一次,早饭后按监号开门大小便,不准接见,写信、看报纸杂志和新书籍,只能读经书、看佛经等。吃的是仓底粮、烂菜汤。他准备寻机发动难友,为改善狱中生活条件开展斗争。4月,天气渐热,牢房里闷热不堪,可看守所仍不准犯人洗澡。他决定利用这一问题作突破口,通过早晨的散步机会向大家提议,用全体政治犯的名义,向看守所书面呈文要求改善政治犯待遇:一、改善伙食;二、准看书报;三、准通信接见;四、半个月洗一次澡。看守所见政治犯们齐心协力,一致斗争,感到众怒难犯,即答应改善伙食、批准阅读书报等,斗争基本取得了胜利。
1934年6月底,任作民等人案件正式宣判:“王敬功(即任作民),以组织和宣传不容于三民主义团体,依危害国民紧急治罪法第六条,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剥夺公民权五年”。11月底,任作民等被押至山东济南第一监狱。在山东第一监狱近两年的牢狱里,他读完了50多部书籍,主要是中国历史、地理、哲学以及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书籍,其它如《世界史纲》《战后世界》《法国大革命史》等等。
1937年2月17日黎明,任作民、刘少陵等19人戴上了脚镣,两人共戴一个手铐,被送进了武昌反省院。在反省院的半年多时间里,任作民和其他狱友一起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狱中斗争。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国民党释放了一批关押的共产党人。10月6日,任作民等被释放。
到长沙开展工作
任作民来长沙,是抗战时期湖南党工作的新起点,使湖南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很大起色。
首先,恢复、整顿和发展了党的组织。任作民回长沙时,带回了平、津、沪回湘学生以及文化界知名人士中的中共党员的组织关系,依靠他们在长沙临时大学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等学校和团体中建立了党的支部,同时,一面派人到铜官、樟树港和益阳,整顿原有的组织并布置开展实际工作,一面派人到常德、湘潭、浏阳、衡山、衡阳等地开辟工作、发展组织,特委的工作范围,实际上已扩展到全省。经过二十来天的紧张工作,特委共建立和健全了两个区委、二十四个支部,共有党员二百零一人。仅长沙市就有党的支部十个,党员五十九人,益阳有党的支部六个,党员六十多人。
其次,建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特委加强了在文抗会和湖南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等救亡团体中的工作,又通过长沙临时大学支部等,建立了湖南战时工作团;通过工人支部建立了职业界抗日后援会;在长沙市郊的大托铺建立了农民抗日后援会等。在特委领导下,长沙及其附近的抗日救亡活动顿时活跃起来,各种研究会、读书会、宣传队、歌咏队、演唱队纷纷成立,这些组织对发动群众抗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到1937年底,战时工作团员发展到一百七十多人,文抗会会员发展到了四百人。
另外,湖南特委十分注重向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特委摘选延安《解放日报》上文章编成《解放文选》,通过党支部在群众中散发,扩大影响。还将肖敏颂等主编的《前进》周刊与杨荣国等主编的《民旅声》旬刊合并为《联合旬刊》,将张天翼编的《大众报》改为《大众日报》。这些都推动了抗日宣传,使党的方针和政策逐渐深入民心。
总之,任作民来长沙后组建的湖南特委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却做了大量的工作,它为以后湖南党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基础。1938年1月初,任作民去武汉,参加了1月7日长江局召开的关于湖南工作会议,并在会上汇报了湖南特委的工作情况。会上,长江局决定,将湖南特委改为湖南省工委,由高文华、任作民、邓洪三人组成,书记高文华,任作民任统战部长,后又兼任组织部长、长沙市委书记等职。1月12日,高文华等抵长沙,16日,省工委正式组成。至此,湖南特委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为党工作至生命最后一刻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这时,他在湖南开展革命活动已有相当大的困难。10月他奉中央电令“携眷赴延”,与妻子丁祝华带领自己的和其他烈属的子女多人,离开长沙转四川,于1940年2月到达延安。3月进马列学院学习,10月学习结束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分管机关党务及西北局所属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工作。
任作民因长期被关在敌人的监狱中受尽各种酷刑折磨,其身体遭到严重的摧残,染上重病,经抢救无效,于1942年2月20日在延安病逝,时年43岁。他在病危时喃喃地说:“革命20年,为党只工作了13年,7年身系监狱,我相信能活到60岁,再为党工作20年”。
2月24日,延安军民召开了悼念大会,任弼时、陈云、李富春、彭真、杨尚昆、林伯渠、萧劲光、谢觉哉、吴玉章等中央和西北局的领导人以及3000多名干部、战士、各界群众和青年学生参加了追悼大会。
报纸发布任作民逝世消息
毛泽东亲自为他的墓碑正面题写了“任作民同志墓”,下面署“毛泽东书”。在墓碑的背面,是朱德和林伯渠的题词。
在延水河畔任作民的墓碑上写着:“作民同志为党奋斗二十年如一日,临难不苟,大义凛然,入殓时全身烙刑伤痕宛然,布尔什维克气节与世长存。”
任作民时年安葬于延安光华农场,1958年任作民坟迁入延安四八烈士陵园。